林俊德:心理救援中最有效的“安心”策略有哪些?

2020-02-20 15:32:002738

直播专家:林俊德,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系博士,台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1879计划《咨询原理》授课专家。

主题:心理救援中的“安心”策略

各位伙伴晚上好,我们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心理救援中的“安心”策略》,相信各位目前都是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时期,大陆遭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很多咨询师都想要参与心理救援工作。因此我们就要来谈这样一个主题,来看看说我们可以寻找哪些策略来为受苦难的朋友们有一些帮助。 

首先还是要问候大家,大家还好吗?你目前的状态如何?就是回到自己身上,来询问一下自己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的一个感受性如何?我刚提到生理身体方面的感受,比如说你觉得目前是比平时更紧张更不舒服吗?心理方面的感受也是如此,你焦虑吗?感觉到舒适吗?我们在这样的状况下是不是能够安然安心的度过。也许我们可以在心理学方面寻找一些方法或者是策略,今天我就要来跟大家谈谈在心理救援当中的安心的策略。 

一、心理救援的概念

谈到安心,我们就先来看看心理救援的概念,它是源自于危机的介入或者是危机干预,心理救援差不多也是同样的意思。所谓的危机干预是说人们在遭逢到重大的事件,这里可能包括天灾,也包括因为人为原因而造成的灾难性事件。比如说地震、台风、交通意外,这些都会对个体的身心造成负面的影响。 

在这样的灾难情境下,心理学家们就提供了一些所谓的心理救援介入的方法和策略,使人们可以从灾难的心理创伤中复原。对个体在面临灾难情境下的心理状态,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才能够感同身受的对受灾者或者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 

我们来看下WHO对心理救援的解释,它是指有实证证据,当人们遭受到创伤而需要救助的时候,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的方式。人道主义救援就是在不干扰当事人或者求助者的前提下实施的援助。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救援者也会评估当事人的情况,比如说他的基本需要是否被满足:住所是否安全,水和食物的供应是否充足,等等。 

你要做的事情是,去请倾听求助者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他们受到哪些影响?但是我们并不强迫求助者一定要来交谈,只是提供一个机会好好听他们倾诉,可以安慰到他们,使他们获得平静的感受。 

然后我们可以给求助者提供一些资讯相关的社会资源,再进一步协助他们度过心理的危机。其实并不是专业人员才能帮助求助者度过心理危机,不过在座的都是专业人士,那我们今天就好好讲一下有关心理救援的方法。

心理救援并不是心理解说,也不是去讨论危机事件的内涵,更不是一定要让求助者谈他的经验,反而提供一个机会让求助者有机会来倾诉,谈一谈对他们这个事件的反应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可以提供一些让他们安定下来的方法,在他心里建立起一点点希望感。接着他可以获得一些资源,作为个体和他人或者外界的联结,再产生一些能力,借此帮助自己。这就是心理救援的概念,救援者希望可以有效的降低危机时间带来的不安全感,提升求助者复原的能量。 

心理救援的黄金期是在危机发生的20小时到48小时,这时候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如图所示,在48小时以内,我们以用图中这样的方法对求助者实施援助,目的是让当事人能够恢复常态的生活。我们可以提供相关的资讯,可以有一些评估的方法,最终是要避免创伤压力症候的发生。假设在这个时间点里面没有提供恰当的救援,当事人后续可能会有一些创伤的反应,这时候可能就要采取其它方式了。 

二、WHO心理救援核心行动的步骤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突发的状况,在当事人受到影响时,如何提供紧急的介入,给求助者提供一些安心策略。 

WTO提到心理救援的核心行动总共有8个步骤: 

1、关怀接触

当事人在心理不安定的情况下来求助,我们首先提供简单的关心,就从接触开始,这样的一个接触会带给当事人一种稳定的力量。要注意的是,我们回应当事人协助的时候,首先不要去打搅他,而是提供一种比较正向和温暖的关怀,表明我们很关心他现在的状况。

比如说,我刚刚就和大家讲,遇到这些事情大家还好吗?你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能和我谈谈你心里面的感受吗?这些表达能够带给求助者身体上和情绪上的安适感。

2、安全安适

让对方心情可以安定下来,可以通过心理晤谈的过程来实现,在后面我们会再解释详细的内容。 

3、稳定情绪

当人们遭遇突发灾难,我们感同身受一下,都很能理解求助者的处境:心里面不安、慌张、紧张、焦虑,等等,这个时候我们适时的来跟对方做些情绪上回应或是同理,都有可能让对方有机会稳定下来。 

4、收集资讯

在心理救援过程中,收集求助者的资讯是相当重要的。在个体心理危机的状态,有哪些相关的资讯,我们是不是很清楚如何提供给对方。 

5、务实协助

对于求助者目前的状况,我们可以提供哪些协助,救援者心里要很清楚。比如说如果没有吃的东西怎么办,如果不幸被隔离又当如何?在他的周围有谁可以对这样的状况可以提供协助,这些都可以和求助者一起做讨论。 

6、链接亲友和资源

这个部分很重要,求助者身边的关系维系,可以带给他很大的一个稳定的力量。 

7、提供心理调适资讯

告诉求助者,除了你以外,还可以获取哪些让他可以尽快稳定、平静下来的资源。 

8、链接资源

在当下或者将来,有哪些资源可以让求助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的信心等。 

这8个步骤我们可以用一个口诀来总结一下,也可以称为心理救援口诀:第一个是安(促进安全感),第2个是静(促进平静稳定),第三是能(提升自我与集体效能感),第四是系(保持联系),第5个是望(灌输希望)。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解释下这个口诀: 

安就是促进安全感

这可以减轻创伤压力的反应以及生理上的不适感,改善当事人对周遭状态的认知。当人们遇到自然灾害或是意外事件,心里面就会是慌张的,也会有失控的感觉,或者心里面感觉很不安定。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和当事人说上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们表达出对他的关心和关怀,就会让对方产生安全感。 

静是让对方的心情能够平静稳定

平静稳定可以让他不舒服的感受停止蔓延,以避免引发进一步的创伤的焦虑,等等。另外当事人的情绪波动也会干扰他的睡眠和饮食,甚至是影响他做重要的决定。这时候如果我们能找一些好方法可以让他可以平静稳定下来的话,这些不舒服的情绪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处理。 

能是促进效能感

让当事人面对周遭的困扰事件能够有不同的信念,改变当前的想法,找到一些控制感,让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去面对这样的处境。 

系就是链接、联系

当我们处于这样的一个灾难的情境中,会很将注意力完全转到自己身上来,忘了也许周围人也面临和我一样的困境。这时候可以找到一些朋友,透过联系就可以彼此分享和打气,这对当事人来说也是一个好的调适方法。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支持系统。

望就是重新塑造一种希望感

每个人都一样,遇到谁都不想遇到灾难。当灾难来临心里肯定不那么平静,会有失控感、无力感,甚至是绝望,等等。这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方法,改变方向,或给自己一些正向的期待,或者对未来会有一种期望,至少会比起现在不那么无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给求助者塑造一种希望感。 

三、心理救援中的安心策略

我们来想想看,要做什么才能安住我们的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新年开始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周遭充满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相信每一个朋友心里面都多多少少会受到这件事影响,也多多少少会带有一种不舒服的情绪在里面。

甚至说如果有朋友、伙伴被感染,是要在家里隔离还是去医院,隔离之后会是怎样的心情,会面临多大的压力,等等,我相信每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很难不被影响。我们来学习如何去安心,如何要怎么样让自己的心能够稳定下来,能够尽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首先问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这就是说我们要提供协助的时候,我们是否能把自己调整到身心稳定的最佳状态?对于这次疫情防疫的的知识能不能正确、详细的理解,以便给求助者提供参考。你现在状态怎么样?安心是很需要用心来影响心的历程,你的心要能够稳定,才有办法协助别人,让求助者感受到稳定的感觉。 

接下来你能不能理解对方的心就相当的重要,这次疫情的发展态势会是如何,到底如何结束目前仍没有定论,因此人们就很容易陷入到恐慌中。那要怎么办呢?我们要对这样的状态要有一些理解,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的状态,自己身心方面的变化,自然也就理解了受到疫情事件影响的当事人。

通常求助者都会有这些反应: 

比较常见的是压力和应激反应,心跳会比平常还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有时候会全身无力,疲惫,或者吃不好,吃不下了,睡不好或睡不着,头痛,胃不舒服,甚至是拉肚子,便秘,全身紧绷,等等,这些都是生理现象。 

在心理上,我们可能会感觉到比较焦虑、紧张、慌张,甚至有一些恐慌。还有时候会重现原来不舒服时候的情境,会惊吓、会害怕,会不自觉的悲伤或者担忧,甚至有一点无助无能感,等等。如果我们对人在遭遇灾难情况下出现的应激反应能理解的话,就会更感同身受求助者的反应。也就更能在他们遭逢身心不愉快的时候,来提供适当的帮助。

下面这张图片整理了刚才我们提到的人在创伤情况下容易有的身心反应。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选我们要让身体放松下来,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心,这时候可以指导求助者尝试呼吸放松法:现在开始调整你的呼吸速度,慢慢放松……

接着可以去运动,假设可以的话,当然是晒晒太阳,在外面走路或跑步。要是不能出去的话,在室内也有一些简单的运动可以做,比如伸伸懒腰和四肢,动动手,动动脚。大家如果在平常有些室内或室外运用的经验,这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除了一些简单的身体放松,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资讯,对目前的形势做一些积极的引导,这可以算是心理教育的部分。

接下来我们还要用到专注和倾听的技巧、同理的技巧、情绪宣泄的技巧、鼓励或寻求支持的技巧。其实大家看一下,这都是我们之前学习到的一些基本的助人技巧,在心理救援的场景下同样是可以应用的,我总结了几个英文字来说明,总结起来就是HELP模型:

1、H hold 接住来访者 

求助者找到我们,他可能心里面很慌张,很焦虑,很紧张,就像刚刚所说的六神无主,我不晓得怎么办。而且往往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的方式求助,我们彼此之间不认识,求助者打进电话来肯定会有所期待,而且最常显示出来的状态就是感觉到压力、心里不安、不平稳。 

这时候我们就要帮来访者接住他心里的不安感,也许他打电话来直接问你,我不知道我要寻求什么样的帮助,我现在很紧张,我现在很不舒服!我们就要就把握这样的时间和机会,让对方可以感觉到我这打电话进来,是可以有一点点安心的感觉,我们就要提供一个温暖的感受和陪伴的感觉,比如这样说:“没关系,我现在可以陪你说说话,聊聊天。” 

这时候我们要呈现的是一种包容、接纳、陪伴的态度。不论当事人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最重要的是要给对方一种感受,就是这个人有在专心听他说话,有人愿意听他说话,目的是让求助者感受到温暖和支持,有一种可以依靠的安全感。

我们要塑造出一种可以信任的关系来温暖求助者,这部分提到的技巧主要是表达关心。我们想象下,求助者拿起电话,和一个陌生人说话,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如果能感觉到一种舒服和愉快,我们就真正做到了接纳。 

我们可以在听电话的过程中辨别出来访者的状态,比如说他讲话的速度是不是很快、他的音量是高还是低、力量是大还是小、讲话的过程中有没有停顿、高低起伏或者是沉默?有没有叹息、犹豫或者欲言又止,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我们除了听声音,听他怎么说,还要适当的做一些回应。在做回应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速度。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说,就可以简单的回应“嗯哼, 嗯哼”,至少可以给求助者带来一些稳定的感觉。 

其实我们也不用着急去回应,听对方讲完整句话,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稳定,并且能传递给求助者。我们一定要注意不疾不徐,如果太紧张的话,记得用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要时时提醒自己放松。因为求助者看不到你的脸,能从你的声音里获得稳定的感觉,简单的一些话,一些开放式的问句也可以有让对方说下去的可能,比如说,“关于这件事,你可以再多说一点吗? ”

求助者打来电话最关注的是他自己的情况,你就可以问问:“那你现在的想法是什么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哪个部分是你觉得最困难的?因为大家没有遭遇过这样的事情,初次遇到你就会慌乱,慌乱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也可以回应说:“其实大多数的人也都是跟你一样的,也不晓得该怎么办。”在回应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速度稍微慢一点,温和缓慢的语言可以稍微给对方带来一种稳定的感觉。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些话比较适宜说,哪些话要尽量避免说。 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和对方面对面,这时候只能够透过语气,速度、语调等来表达你的关心和情绪。

关于哪些话可以说,以下可以做一些参考: 

“我对你所经历到的痛苦,或者是这样的一个事件感到有些难过。” 表达出我们跟对方有一点共情的感觉。 

“你现在应该是可以确认安全的。”假设对方是处于安全的状态底下,这也可以让对方可以比较稳定。 

“遇到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你的错。”让求助者减少心里上的负累感。 

“你的反应是经历了同样事件的人都会有的,你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你并不孤单。”这是一般化的技术。 

“你现在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闻到的一些东西,一定让你感觉到非常的痛苦、难过。”这是在情感上和求助者有一些同步。 

“你的情况应该会好起来,不要压抑你的情绪,有时候不舒服就把它说出来,想哭的时候就哭好了。想愤怒、想骂人就骂吧。”这是鼓励求助者宣泄自己的情绪,不要在身体里累积。 

不恰当的表达会是哪些呢? 

“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当事人的感觉其实我们未必能够贴切的理解,这样的表达有时候不是把求助者的距离拉近,而是越来越远。 “你能活下来是幸运的了、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这些都不太好,因为没有和当事人的情绪同步。 

有些表达也要更加谨慎,比如说: 

“你要想开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你不要太闲,如果太闲了就去当志愿者;放下过去展望未来……”其实这样说一方面并没有和求助者同步,另外就是心情不好的人会很讨厌听到这样的话。 

另外要注意少问求助者为什么。 

“为什么你没变好?为什么你会这个样子?为什么你会这么做?”这些为什么后面好像背后藏了一丝丝质疑的语气,会让求助者感觉到不舒服。 

如果确实要问来访者问题,你可以这么问,“怎么了”,用这样一个“how”的问题带出对方可以怎么做,让对方有一种力量感。 

接下来是要同理求助者的感受,适当的情绪反映加上简短的口语简述就是同理。同理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求助者心里很不舒服,我们可以对他作出一些同理的反应: 

“这个时候你心里很不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去讲你的感受可能不是很容易,我们可以试试看,怎么说能让你更舒服一点?” 

“最近遇到这样的事情让你感觉不愉快,因为外面的一些事情的影响,你也没办法很自在。” 

类似于这样的一些回应,是能够尽量贴近当事人、同步当事人的感受,能够追随当事人目前的心理感觉。 

2、E empower 增能求助者 

如果我们在前面同理的部分做得不错,和求助者关系建构的也还可以,接下来他能够稍微有些力量和我们继续谈话的时候,我们就要给求助者增能。当遭逢到灾难和压力事件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无力感、无能感。增能就是求助者获得一些力量,增加效能感,甚至是控制感。前面提到说当有焦虑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失控的感觉,而这种失控会更加深他的焦虑,增能的做法会让他更好的对抗压力和焦虑。 

要怎么样去增能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能为当事人带来力量的资源是什么?资源可以来自于当事人自己,也可以来自于周遭的资源和支持系统。我们要帮助当事人来发现自己本身的资源,比如说他有哪些能力,他有哪一些优点?

我们可以问求助者,他可以做什么?他可以有哪些能力?做些什么可以让让情况变得更好一些,或者是周遭有哪些资源可以支持到他,目的就是让当事人产生力量感。这个部分我们要强调的就是,当事人相信可以有机会从自己本身寻找力量,重新站起来。我们还可以挖掘他过去的经历,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是怎么重新站起来的。 

接下来是协助他寻求周遭的资源,这里可能指的是亲朋好友,也有可能是机构能够提供的协助等等。比如说这次疫情,大家都不能出门,是不是可以通过微信群来互相支持和取暖,透过微信群每个人都分享感受,每个人贡献自己一个调节情绪的方式,大家汇集起来就有很多的方法了,这些都可以起到给求助者增能的作用。 

3、L lead 引导求助者 

这部分我们要谈的是给求助者提供一些适当的引导、辅导或者是对他的教育。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工作,引导他可以将焦点转移到如何应对目前的灾难上,寻找一些可行的方法。

我们也可以提供相关的、正确的资讯,比如说对防疫而言,除了口罩以外,还要做好消毒,尽量不在人多的地方聚集,尽量在谈话当中保持适当的距离,等等,这些是重要的资讯。假设求助者有接触到感染源,就可能需要自主隔离……

这些相关的正确的资讯可以提供给求助者,引导他聚焦在现实状况中,提升一些现实感。再比如也可以和他在认知的范围内,讨论防疫知识的现况,还有对周遭状况的理解,等等。 

在行为方面可以增加一些调试情绪的方法,前面提过的呼吸的放松法就可以用。现在我们可以学起来,在呼吸时慢慢的、轻轻的吸气,然后暂停一下,再慢慢的吐气,这是吐纳放松的一种方法。再有就是冥想、静坐都是比较好的方法(如图所示)。 

4、P  push 推求助者一把 

在心理救援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一些方法让求助者心安定下来,如果这时候来访者想要有些改变,就可以再推他一把。

要注意的是,这部分一定是要当求助者有些行动力的时候才可以做。如果他目前的状况不是很好,我们的工作还是要停留在倾听、回应和同理的部分。不过我们在推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一点,多去贴近求助者的感受,尤其不能忽略求助者本身的复原力,我们完全可以帮他找到一些自助的方法,就比如前面提到的防疫以及自我保护的措施,等等。 

也要注意建构求助者心中的希望感,总之我刚才提到的就像一个简单的提醒、关心,往往是说起来简单,实际上要做的时候,就要做到全然的投入,塑造一种温暖的氛围。还要真诚的关怀他人,完全的接纳求助者,不论他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是完全的接受。

我接纳他,让他可以在一个很安定的情境下去诉说他心里面的感受,允许他去发泄情绪,最重要的是有机会的话让求助者重新塑造一种希望感。 

我们要提醒求助者洪伟生活还是要常态,这点我们也要提醒自己,生活作息、均衡饮食、充足的睡眠和运动……防疫最重要是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所以吃好睡好,充足的运动都是增加抵抗力是最好的方式。 

要在固定的时间接触新闻,有时候看太多资讯会让人慌张,不如我们就找到可以信任的媒体,在固定的时间来听。要跟外界保持互动,学习着正向、积极的思考,也许以后遇到这样的一个事情,还有其它的可能性等等。 

我们也可以协助求助者设定一些简单的生活目标,他们在达成的过程中也会转移下不舒服的情绪。其它可以安心的方法,我们刚刚到的在微信群里互相沟通,也不要忽视信仰的力量,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比较正向的事情上,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危机就是转机。 

我们也可以趁这个机会调整一下自己的步调,思考下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说不定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着力点。最重要是多点鼓励还有支持,设法去同步求助者的状态,看到他们在过程中的努力,然后再去发觉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 

最后是参考资料,比如说心理急救现场的操作指南或者心理急救的操作手册、急救训练工作坊等等和相关资料一并提供给大家参考(如图所示)。  

四、答疑环节 

1、HELP模型中的四个技巧是一次咨询达到还是要完成很多次? 

这个要看情况,如果求助者的状态比较好,我们的倾听、同理等都能够同步他们的状态,接下来的谈话中就可以适当的增能。反过来如果他们状态不好,还是要更注重倾听接纳等策略的应用,待对方有一点点能量改变之后我们再去增能。

比如说我们从对方的话语中就能感觉出不是很好的话,就可以问问他,“假设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让你比较好一点,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事?” 这就有一点注入能量的感觉,“如果你平时喜欢画画,那这时候你愿不愿意试一试?”这时候就出现一些行动了。所以这部分要看救援者的能力以及求助者的状态来做综合评估。 

2、疫情期间孩子在家里待的时间长了,无端的流泪,问她原因,说不知道,就是很难过。在安抚和陪伴后有所缓解,请问老师怎么做更合适? 

首先要辨识孩子在网上看到了什么样的讯息,如果是因为疫情扩散对人的影响等,我们就比较能够清楚的去回应。假设还不知道原因的话,也就只能陪伴,甚至可以跟孩子来讨论一下,但如果她不说你也没有办法。

不过尽量还是让孩子说,听听她当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孩子还是不能说出来,我们就只能去猜测,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一种比较稳定的感觉,我们就坐在她旁边。咨询中常常讲到“hold”,可以去抱抱她,或者拍拍她的肩膀。可以说,“孩子到底怎么了?你愿意不愿意跟爸爸妈妈说一下?“”如果说她愿意说才有接下去的可能。所以陪伴是相当重要的,然后听听她怎么说,我再来跟她讨论怎么做可以让她比较好一些。 

3、请老师多讲一下稳定化技术 

就是刚才提到的HELP模型,现在我们回顾下,如果求助者心里面比较焦虑、紧张,不安定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倾听、回应以及营造出一种关心的氛围? 

因为我们见不到对方的表情,只能根据对方的声音来评估他的情绪状态,我们首先可以先简单的询问以表达关心:“你现在还好吗?” “你愿意和我谈一谈吗?” “发生什么事呢?” 这样的询问方式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我愿意陪伴你。

接下来我要怎么回应才能给对方带来安定下来的感觉?就是要同理他的感受:“刚刚听你这么说,感觉你好像很紧张焦虑的样子,没有关系,可以慢慢说,我听听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你现在可以舒服一点。” 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回应。 

4、求助者是不是会因为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转而把愤怒转移到救援者的身上?咨询师又该如何应对? 

“感觉你好像很愤怒很生气的样子”,对方可能回答是生气,这时候我们就会有机会再接下去询问,“对这样一个愤怒或生气,你愿不愿意多谈一些?” 从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大概就可以理解到他愤怒或生气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回到咨询历程上面来做一些适当的引导。

前面提到过,要给求助者一种包容和接纳的感受,就是要给对方一个机会来宣泄他不舒服的情感。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能够招架得住这样的情绪,如果不能的话还是要暂且缓一缓:“我能感觉到你很生气,我们可以先暂缓一下,让你的情绪可以平复下来,这样才有继续谈话的可能。” 

这样的回应是让求助者理解到,他这样发泄情绪对我们也是会有影响的,那就很真诚的来表达出来,让他可以理解到,其实是可以适当的去发泄情绪,可是如果这样做没效果,而且影响到咨询过程的话,他就会仔细去评估是不是还需要没有节制的发泄愤怒。 

当然适当的让求助者宣泄下是好的,因为这样会清理他内在积蓄的负面情绪,然后回归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前提还是,咨询师得能够接得住。 

接着刚才的说,其实求助者每个的情况都不同,那我们接到的电话也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一些弹性。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把心理救援看得很复杂或是很困难,就是用我们的生命去影响另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要真诚的和每一个人互动,这样的一个态度就胜过很多你需要特别去做的技巧。 

我们在做心理救援的过程当中,有一些细节有可能会忽略掉,不过没有关系,一个咨询的进行,结果会怎么样双方都有修正的可能。不过我们是出于善意而去协助,也就是我们存着一个好的信念,我相信我做的这些会影响到对方,让求助者有个好的感觉。至少让他有一种比较依赖或者是安全的感受,然后他会觉得不错,心里有比较安定,这样效果就达到了。 

5、一位咨询师接了个求助电话,非常现实的问题求助,如:家中一位亲人医院因没有床位在家隔离治疗去世了,另一个亲人又确诊冠状肺炎也住不上院,孩子边哭边诉说,感到走投无路,咨询师听了也光想哭,此时咨询师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帮助求助者? 

我们前面讲的安心的策略,就是让对方的心理可以稳定、安定下来。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以讲说是一个重大的创伤事件,对求助者而言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灾难事件。 

灾难事件一下子排山倒海过来,有时候心里面会受不了而有崩溃的可能性。不过他能够打电话来寻求我们的协助,显然他心里面还是有一些力量在的。我们在共情的过程中会感同身受,也容易被求助者的情绪所感染,也有可能会崩溃,也有可能会很想跟对方一起哭……

真诚的表达就是你想哭就哭,因为确实有时候哭可以让对方的情绪产生净化,你想人们一下子遭逢到这么大的一个灾难事件,他都还能够撑得住。他是怎么撑过来的?可以到现在还过得好好的,这相当的不容易。所以假如你这个时候想哭就哭,我也陪你一起哭一哭,哭了之后不要忘了再要收拾一下情绪,这是一个很真诚的反应。 

当然假设这样的一次的晤谈没有办法帮助到他,我们也要提供给他一些其它的求助通道,创伤的恢复并不容易,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这里还要注意到的一点就是,心理救援中的谈话也要注意结构性,在接到求助者电话的时候我们也要稍微提醒下,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更多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而且在应激反应之后很多人会产生创伤反应,这时候还是正规的心理咨询会比较起作用,我们就可以给求助者提供这样的资源。

6、一些医护在看到病人即将窒息而死时,很绝望。如果我们咨询师兼医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做怎样的临终关怀? 

在医护人员遭逢因为肺炎而临终的病人,这时候临终的人心里面的感受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说还是不说,关键要看当事人的决定。这时候医护人员可以采取稳定化的策略,在身边陪伴,这本身就是一种支持的力量。可以彼此拍拍肩膀,有一点简单的身体接触,或者礼貌性的拥抱等等,都会给对方带来一些力量。

不过这时候因为肺炎的传染性还是要谨慎一点,可以给对方一种关注的眼神,传递出“你现在还好吗”这样的关心。 

如果是通过电话,也可以在电话中除了陪伴做一些简单的回应,比如说他当下遇到的状况,对他而言最震撼的感受是什么?有机会引导他说出来去宣泄。 

经历这样临终的状况,每个人都是很绝望的,我们可以留点时间让对方慢慢去消化。有机会的话也和他讨论下,我们可以为当事人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事能够让他不那么绝望,这些都是可以去讨论的部分。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