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 | 李明:叙事疗愈人生——心理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2020-04-16 23:04:56996

大会预热

第十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确邀专家微课直播

本次专家:李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叙事疗法奠基人。

分享主题:叙事疗愈人生——心理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话题缘起 

今天来参加这个课程的大部分都是心理学工作者,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心理助人者。大家在从事自己工作的时候先天会有一种期待:我们要为别人提供帮助而这种心态就会让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产生一种被抽空了的感觉——所以心理学工作者本身也需要疗愈自己的人生。

当然了,还有很多人会认为,从事心理工作的人可能就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问题才来学这个,还说越是资深的心理学工作者问题越严重,听上去好像是一个笑话,但是我想跟大家讲一个很好玩的研究:

在2017年的时候,纽约一个大学里的老师突发奇想,要验证一下这个假设是不是真的,就把全美申请心理学研究生的申请者的自传——有点像我们说的成长报告——做了一个分析,结果发现有差不多78%的人报告自己曾经有心理创伤。

这好像验证了我们通常说:没点儿心理困扰,不会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这种思路有一点受精神病学的影响,有时候“心理学”这三个字已经让人有一种病理化的联想,所以我们可能要去开创新的心理学范式,让心理学和心理疾病之间的关联弱化一点。

通过这些年的经历,我有一个判断:那些学心理学的人不是心理有病,而是更早的觉醒。学心理学的人比别人对自己的人生更敏感、在意一些。有很多人选择行尸走肉般的过自己一生,不会觉得可惜,但是学心理学的人好像不太允许自己这样。

所以我们要去讨论疗愈人生的问题,我们需要有这样的立场:不要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必须要疗愈、治疗的视角上面来看这个行当。如果我们用一种更为敏感、更早觉醒且更负责任的态度,去看心理学从业者能我们在工作过程当中的被抽空的感觉会弱很多。

 疗愈人生 

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助人者,总要给别人一点什么东西。其实从叙事的角度去讲,这是一个让我们产生职业倦怠或者心理压力的问题。

叙事疗法是发源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一个后现代的新兴的疗法,它是把求助者当作自己人生的专家,而不是把咨询师当作他人生的专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咨询师不需要给求助者什么东西。

叙事疗法认为,如果你不是以一种“给”的心态去工作,那种“被抽空”的感觉就会弱很多。可是大家会觉得心理咨询师是专家,当然要给来访者什么东西。然而心理学家是心理学的家,不是心理学工作对象的人生的专家。我们会学习很多心理学,这些知识里边本身就有一条:放下我们自己的那种全能感——不要觉得自己好像可以指点江山,指点别人应该怎么样生活。

叙事疗法教我们心理学工作者要“戒掉”那种救人之心,不要老想着去拯救世界、拯救你工作对象。很多时候你的工作对象,除了向你求助的那一点困扰之外,大部分情况下过的比你要好很多。

很多从事心理工作的人并不舍得拿钱去做心理咨询,你可以由此推出,那些愿意花几百几千块钱去做心理咨询的人,他日子比你过得好很多,所以不要老想着有一种救人的心态。

但是我要讲第二点:工作对象期待我们提供指导、提供建议。他的这种期待,咨询师很容易就接了,觉得因为别人对自己有这样的期待,就有这样的责任。诸位有多少会受别人期待左右,别人希望你怎样你就觉得,如果没那样,就会生自己的气?

有一个笑话,讲一对父子赶着家里的毛驴去赶集,

一开始他俩牵着驴,身边的人就笑话:这俩人太傻了,为什么不骑着毛驴?

这两个人觉得好像有道理,就骑在毛驴身上。

马上又被人笑:太过分了,驴那么瘦弱,怎么支撑得了两个人的重量?

于是爸爸就下来让儿子骑在驴上,

大家又开始笑话他们:儿子太不像话,怎么可以让他的爸爸给他牵驴?

然后儿子换他爸爸骑在驴上,

又有人笑话他们了:爸爸怎么忍心让小小年纪的儿子在前面牵着驴

……

最后父子两个只好扛着驴去赶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期待的这种世界里,无法完全摆脱别人的期待,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清晰的看到,别人对我们的期待不一定是我们非得去做的。

这里我就想结合心理工作跟大家讲这个道理:求助者遇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一定非得要解决。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我们被别人期待所左右,这是需要成长的:在道理上我们都知道不应该被别人的期待左右,但实际工作中,当求助者苦哈哈的期待我们帮他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会有点亏欠他。从叙事的角度去讲,有很多的心理问题,不但不该去解决,而且不能去解决。

比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他感到恼火、伤心,当他来的时候似乎就觉得应该帮他消除掉伤心。可是如果他做了坏事,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这是对的吗?心理学工作者有时候会被人误以为是坏人的帮凶,让坏人心平气和的去做坏事。

很多人在寻求心理帮助的时候,他的“苦”背后是一个善的德性,一种追求。当我们不管用什么技术让他放弃追求后,他确实不痛苦了,但是他变成了一个坏人。

有一个婚外恋的来访者,感到内疚,甚至在人际关系里边会有一些社会退缩。他似乎有一个期待:通过心理治疗后不再因为婚外恋感到内疚之类的。学精神分析的可能会说他超我太强了,不要让他再超我那么强。其实超我里边有很多就是道德感的,有的人后来超我确实不是很强了、内心不焦虑了,但是不讲道德了,这可不是心理学应有的一种状态。

从叙事的角度讲,我们是要去理解来访者困扰背后的价值观、期望等等,而不是去消除掉他的症状。如果大家看到这一点,是不是感觉工作轻松一点?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解决,从叙事的角度去讲,绝大多数的问题都不能去解决。

你把问题解决掉之后,等于将来访者的生命故事简化了,把他本来很在意的一些东西让他不在意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意的,这些不能被实现的时候,必然就会产生困扰,那些困扰就会被抱怨为心理问题。

如果一个人没有困扰,是不是可以推断他没有什么追求?比如现在疫情来了,大家哪里都去不了,你觉得很恼火,说明你内心是有诗和远方的。如果你特别懒、本来就宅,哪里也不想去,就不会觉得有问题。如果有个来访者,他的追求被你治没了,他确实也可以宅在家里边,也没有追求了。

重点我要说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或者症状去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有的问题和症状都是我们了解这个人的切入点,而不是我们应该消除的一个东西。换句话说,症状实际上是一个信使,通过这个症状,可以进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不必急于去消除他的症状。

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我读书的时候曾经去听过一个讲座,讲座的演讲人叫陆广生,陆老现在已经去世了。他在讲座的时候说,各位,你们说病人的症状究竟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当然是敌人,医生的天职就是消除症状。可是他说不对,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分清楚敌人还是朋友,如果你们连这一点都分不清楚,你的治疗有可能就会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

发烧的第一任务是退烧吗?老师说,你要去研究它为什么发烧,然后才叫治病,如果你只是去退烧的话,那叫治那个证,你只是把症状给它消除掉了。他说症状好比身体的一个信使,你是一个将军,坐在大帐里运筹帷幄,通讯兵跑来说敌人来了,然烦得要死,把信号兵杀掉,岂不是你很快就被敌人杀死了?所以他说,我们要把这个症状视为我们的朋友,当然也不能极端化理解这个问题,这个人马上都要烧死了,你还不管他,那肯定是不行的。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我们的心理工作也是这样,如果这个人处于应激状态,我们当然要先消除他的问题,但那不属于心理学工作的全部,只是一部分工作。一个人站在楼顶快要跳下来了,你不要想着去做深度干预,得想办法让他下来,但是下来之后你干什么?这才是心理学工作最难的地方。把他弄下来容易,让他愿意跟你说话是难的。

所有的烦恼都是我们要去了解的,而不是要去消除的。所有的挫折都是在主动性、追求的背后体现出来的。心理学工作者不能不让人去做什么,你要看他去做这个事的背后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故事没有?所以叙事疗法让我们做的就是了解任何一个困扰背后的故事,而不是用困扰去标签化做那个人。

这就涉及到叙事疗法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念:把人和事分开。

比如一个人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会觉得:你看他就是这种人,之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所以他必然会做这样的事……其实不好说,很多人做了错事是一念之差,不代表他就是这样的人,也有很多特别善良的人,偶尔做一件令人发指的事。我们要防止用一个人的行为、想法、经历来判断他的属性。

叙事疗法用“外化”这个概念来代表把人和事情分开,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我们老祖宗有一句话叫对事不对人,实际做起来是需要智慧的。古人讲“不二过”,不迁怒于人。自己有情绪,遇到事,不把情绪转到另外一个人身上,非常的困难,知和行之间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所以心理学工作者个人成长很关键,通过上课学不会,看书也学不会,需要通过私塾式的那种心性教育,有深度的教育,才能够学会的。

比如说我去年开始开设了一个类似于私塾的明塾。古人讲:明德于天下,那个明也有明心见性的意思,在教育体系里边招了一些学生,想从事这个工作,也有一些精神追求,有一些心理成长的需求,我给他两条腿走路,一方去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叙事的理念。

心理学知识很多,另一部分必须要通过实修去改变自己的心性。心性的改变,需要在实际的事件里边去做,体验、分享、巩固、见证等等。比如说外化,我们知道要把人和事分开,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没有把人和事分开。

比如求助者会觉得一个事如果解决不了,他就活不下去了。大部分心理学工作者在听这样的故事的时候,自己也很紧张,你也没有办法给他提建议,我曾经有一个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很大的企业的老板,数万员工,千亿资产,我从来没有管理过那么大的企业,对他烦恼很难理解,如果我傻乎乎的觉得我可以告诉他怎么样去管理,是不是有点儿二?你在跟别人讲怎么去处理他的人生的时候,如果你遇到跟他同样的事,是否真的比他处理的好?

大家可能觉得心理学工作者当然要比别人强一些,要比别人处理的好才能够帮到别人,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处理方式,如果你是一个男性咨询师,有一个产后抑郁的求助者,我就不信你能生个孩子试一下。但你可以给她提供帮助。我们必须要学会把人和事分开,中国传统的学术中这叫心境分离。内心和境界分开,你内心的力量让你可以做到以心转境,而不是为境所转,你就能够去帮到那些与你经历不同的人。 

很多的心理学同行都有一个体会:学了好多的工作坊,还是不敢做咨询。

心理工作是一个心性层面的工作,他的历练不止知识和技能,心理学工作者最终工作不是靠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靠的是你的人格。我把那个叫做疗愈型人格,你这个人让人家看到都舒心。大老远看你一眼,心情好了很多,你说你是不是就有疗愈作用?

我在美国的个人体验的老师年纪很大,那个人话特别少,自由联想的方式需要自己去讲,有时候我怀疑他是不是听不见我说话,他需要带着一个助听器,有一次我就悄悄的问他,声音很小地问他,我说你是不是听不到我说话?他说我可以听到,我说你看你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聋了,你干嘛不退休,你怎么还在工作?然后他跟我说了一句非常像禅师说的话:年轻人我跟你讲,我年轻的时候,耳朵很好、眼睛也很尖,但是我的咨询效果远远不如现在。

我当时只是觉得那是一个他的经历,但后来我想想他这个话是有一些隐喻意义的。我们眼睛太尖,耳朵太尖,我们随时在找路径出来,随时在找别人的问题,错误症状或者或者童年的创伤的时候,可能就错过了对面这个人。

太敏锐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学会能够听、能够等、能够守在那里不动。这个才能够让你的心更有更有力量,我们的心怎样才能有力量?心不会轻易被带走的时候,我们就有力量。

我觉得心理学工作者有三个基本功:坐得住、听得进、说得出口。

你的心要在这里,要坐得住,有定力。你坐在这个地方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顿下来,向你求助的人看到你坐在那个地方,就好了一大半,因为你坐在那个地方,你对他是开放的,他知道他不会因为说了什么话,就把你给吓跑了。王阳明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破山中贼易破,破心中贼难。你想让你心里边蹦蹦跳跳的,特别不稳定,让他稳定下来就会很难,需要修心。

听得进是什么呢?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六十而耳顺。听得下去,就这么简单。你虽然只有30岁、40岁或者甚至更年轻,从事心理学这个工作,要有一个至少60岁的耳朵、灵魂在那里。

我跟大家归纳一下,哪一些情况下你听不进去?重复的话你听不进去;不合逻辑的话听不进去。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心理困扰都具有类似梦幻的性质。求助者背后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叫私人逻辑,你可能觉得有问题,听不进去。另外就是攻击性、评判性的话听不进去,一听到别人攻击你的话,立刻想着反驳。心理咨询师,你得学会一个本事,当事人可以给向你表达任何的不满,你不可以表达,你不能乱去反击,你甚至不能防御。

然后再一个就是要说得出口,心理咨询师也是人哪,不是所有的话你都说得出来的。特别有的家庭里边是不允许说爱温暖这样的话,比如你跑回家跟你爸爸说,爸爸我好爱你,你说不出来是吧?还有有一些隐私性的,比如说与性有关的,与道德有关的一些,说不出来。我们成长是一个毕生的事情,我们要慢慢的让自己可以面对任何心理挑战时波澜不惊,因为你见过了,你需要在实修的过程里边,在心性成长的过程里边,要去要近距离的去体验。

《大学》里面讲格物致知,格的过程就是推究,就是靠近,然后去体验,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们需要长时间的一种新型层面的体验和历练,然后才会让自己的心可以稳定的住,可以不被事打扰到,因为只要你能够把人和事分开,不管那个事多大,它就是个事。

只要有一个事儿,就有一个结构,有一个开始、有一个结束,只要有结束的那一天,这事就可以过去了。这就简单了。把人和事分开,就是我们知道,不管是什么事,它终究是个事。

事情过去了就是一个故事,如果过不去就是个事故。而不管它这个故事还是一个事故,都不是那个人本身。这个人遇到巨大的挑战的时候,当他可以把挑战对象化,大不了我解决不了,解决不了那也犯不着去死,只要活着,就有新的可能。

因此,叙事疗法可以给人展现一个非常开阔的生命体验,一种生命的境界,你有多种选择,当你看到你前面有很多条路的时候,就不会去纠结你非得走哪一条路。人生本来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可能的,你今天走到一个卡住的节点上,是因为你慢慢开始相信你,只有这样才能才能过下去。这是一个幻觉。

比如有的人考大学非得考某一所学校,如果考不上就不活了,他是不是有点偏执、钻牛角尖,觉得人生只有这一条路?其实不但我们国家大学有很多,不但不是非得考那一个大学才能活,你考不考大学都是可以活的。

我坚信我们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未必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不见得过得比别人差多少,而且名牌大学毕业的也不见得就比你过得好。而且有很多从来没有读过大学什么类型的大学都没有读过,不代表他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好说的。

但这不是说大家都不要去考大学了,不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我们要看到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然后把这些可能性变成一些选择,选择多了,路也就多了,退一步海阔天空,路多了海阔天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以这种叙事的隐喻去看待人生的多种路径,你可以活出多彩的人生。

今天差不多就讲到这个地方。这次我要参加心理学家大会,这个大会已经办14年了,非常不容易,也反映了我们心理学行当发展的很快,说明我们国家的心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春天,我们心理学的觉醒者越来越多。

我会在大会上跟张天布老师、朱建军老师、孙泽先老师、张伯华老师、钟年老师等很多心理学界的专家、文化学界的专家做一个对话,更加深入的去探讨多元的人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结合我们中国本土的文化,然后去探讨叙事心理学将来在中国可能的一些新的发展的领域,期待大家来参加这个会议。

 

1879计划九期班名额预约:点击此处报名

1879计划,全称是“中国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标准建设项目”。全套引进台湾心理师硕士研究生课程,是心理咨询专业的系统课程,由两岸三地学术底蕴深厚、临床经验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手把手带领学员提高咨询能力。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成功之道(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名1879计划,请点击我要报名

实时了解1879信息,请关注1879公众号